自主创新尽显民族化优势——中国挂面后段包装自动化实现重大突破挂面行业驶入快车道
6月7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挂面行业工作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来自国家粮食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多位专家与克明、金沙河、 若男等近 30 家挂面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一道, 围绕挂面行业发展、面产品创新、标准及包装自动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挂面行业尚未形成垄断格局, 成长仍有空间。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挂面机械与装备的创新,挂面后段包装自动化的提升,使中国挂面行业初步完成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工业化进程。 ” 成为与会专家和企业家的共同体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分析指出,我国挂面行业整体上发展平缓, 但集中度提高。2012 年,中国挂面总量在 500 万—600 万吨,约占面粉总产量的 8%,占面制品总量的 18%。
据 CIFST 面制品分会 2012 年统计表明, 26 家主要挂面企业总产量为215.08 万吨, 同比增长5.31%; 同时,销售额达到 88 亿元,同比增长11.84%; 26 家挂面企业的平均价格由3.85 元/公斤调至 4.09 元/公斤,同比增长6.23%。26 家主要企业约占全国产量的 48%。从 2003 年-2012 年 26家挂面企业产销走势来看,挂面行业尚未形成垄断格局, 成长仍有空间。
截至 2012 年, 占据挂面行业产值中 48%以上的26 家主要企业中, 销售额 2 亿元以上的企业达 15 家, 1 亿元以上企业达 23 家, 其中克明、 金沙河、博大、兴盛四家企业的销售额 34.35亿元, 占总量的 39%。 “但与方便面相比,由于挂面的附加值低, 四大挂面企业的销售总额仅为统一企业方便面单品 “老坛酸菜” 40 亿元销售额的 86%。
这一特征决定了挂面行业的低门槛,也决定了市场充分竞争型的特征——垄断很难形成。” 孟素荷分析。同时, 随着挂面产品品牌效应和企业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一些注重品牌建设和现代销售渠道建设的企业, 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扩张,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如克明面业的生产线将由2011 年的 20 条增至24 条,河北金沙河由 24 条增至 31条, 2013 年将达到 42 条, 河南大程的8 条生产线将在今年7—8 月投产。而今麦郎也由 20 条增至为26 条。以河北、 湖南、 河南为三大主产区, 以安徽、湖北为新生力量,中国挂面行业的整体阵容日渐强大, 民族化优势明显。“我国挂面机械与装备的创新, 使中国挂面行业初步完成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工业化进程。” 让与会专家和众多挂面加工企业认同的是, 以青岛海科佳后段自动化包装机为代表的诸多面机企业,为破解挂面行业的困局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有效提升了中国挂面工业化水平的同时, 企业自身亦获快速发展。海科佳企业挂面包装机销售额亦由 2010 年的6000万元增至2012年的2.25亿元。
让孟素荷理事长印象深刻的是,2010 年第一次访问海科佳时候的情景:虽然厂房简陋,但自主创新的活力十足。“海科佳3年成长近4倍,不仅显示了服务行业自主创新的价值, 同时也促进了与行业的共同成长。” 孟素荷说。为何在短短三年间, 海科佳会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 在参观完海科佳自主研发的设备后, 这一疑问有了答案。在这里,记者看到的不仅有企业自主研发的从 200—500 克到 20—30 克儿童面规格不等的塑包机系列。在纸包机系列中, 企业为迎合适合中高档市场,研发出高紧度的专用型纸包机;为满足中低档市场, 研发出了结构简单, 便于操作的通用型纸包机。而自动供料系统、大包装流水线、 自动齐面装置、立体边塑包机也正在企业的研发规划中。面对这些企业自主创新的设备, 一位挂面企业老总不仅感叹: “我早该来了。这么多又好又实用的设备, 将节省多少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啊!” 作为目前贵州省内设备先进,规模最大的面制品加工企业,贵阳遵义紫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凝则是应用挂面后段自动化包装设备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 “使用后段自动化包装设备后, 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产品品质。”
据了解, 像海科佳这样的大型挂面设备生产企业, 每一个新装备的研发和完善过程, 都离不开挂面加工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海科佳为例, 其研发的自动供料系统, 正用于金沙河、 今麦郎等大型企业, 而在一次次的应用中,挂面设备加工企业才能找出设备不足,从而将其不断改进和完善。 “正是得益于在这些大型面制品加工企业的实践和应用中,我国的挂面后端包装自动化进程才不断加快。” 一位与会专家表示。 “挂面加工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离不开挂面加工企业的大力支持。” 青岛海科佳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裁柳先知表示。
柳先知表示, 近年来, 大型高产量挂面生产线不断投入运营, 说明挂面行业虽然竞争激烈却仍然存在很大的市场容纳空间, 这无疑给其相关产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唯有走 “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 用心于挂面包装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才能在业内有一席之地。如今, 青岛海科佳的挂面后段包装自动化设备在国内市场份额占到近80%。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挂面加工企业,河北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魏海金深有体会地说: “金沙河之所以发展较快,一是得益于学会提供的交流平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二是与一此大型机械设备企业的合作,三是向挂面同行不断交流经验。” 魏海金表示,挂面后段自动化包装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作为挂面加工企业,应比设备企业想得更多,才能把自动化问题解决。据了解, 金沙河在实践应用中,向海科佳等机械设备企业提了很多可操作性建议。
从2003 年开始, 挂面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从事挂面生产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涌现,企业数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生产能力迅速提升, 市场份额也是逐步增加。 这种上扬式增长,却让面业老大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克忠表示出了担忧: “大小资本的进入、生产规模的扩张, 让我们的行业看起来繁花似锦。但正是这种繁荣的背后,却掩藏着潜在的危机。因为和其他成熟的行业相比, 挂面行业依然很薄弱,有许多的不足。”近年产能迅速扩张,行业产能出现过剩。相关数据显示,从 2009 年到2012 年的四年间, 新增 750 型及以上挂面机高达590 多台套,新增挂面产能超过600 万吨。2013年又将有 200多台套的挂面机投放市场, 经测算,挂面产能将超过 1000 万吨,达到 1200万吨左右。近 5 年的产能年均增长超过 40%, 而此前的 2003—2009 年的 6年间年均增长仅有16.14%。
陈克忠发现,产能的急速扩张, 并不一定会带来销量的持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目前整个行业生产产能的严重过剩。部分企业已出现原有生产线的呆滞停产,也有相关企业新投生产线因为本身产能过剩而等待开机。据推测, 2013 年上半年整个挂面行业的平均开工率仅仅维持在 50%以下。盲目地上新线, 扩产能, 使得曾经处于朝阳的挂面行业正处于无序的重复建设之中。
科技创新能力弱,加快生产线自动化。 国产挂面机械的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挂面产业的发展,尤其是750型、 1000 型面棍机组的出现,提升了产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挂面包装机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包装工在挂面企业劳动力需求中的比重占到了80%以上。 “如何进一步提高挂面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陈克忠说。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渗透, 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安全, 重视产品品牌。我国挂面企业将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产品差别化竞争和品牌竞争,这将进一步促使企业理性地选择市场定位,加大品牌管理和传播力度, 获得消费者信任和青睐。
与会专家预计,我国挂面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也会随着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打通, 逐步展开企业之间的整合。 全行业将如同方便面行业一样逐步出现产能增加, 企业数量缩减的趋势, 各企业的准确定位至关重要。